完整版-Mavic极限飞越海拔5000米羌塘无人区
与其说这是一个旅行拍摄记录片,不如说这是一个野外生存教学片。
美景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一个故事。而故事本身已经超越了景色所带来的意义,并让景色更加“传奇”。
无人机在这种区域航行,除了收录沿途景色,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用普通器材无法到达的地方给地面人员领航探路。而路线的错误将导致的是可能无法挽回的甚至致命的失误。
羌塘,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被称为生命的禁区。由于高海拔空气非常稀薄,而且大多数时候温度低于零度,最低零下20几度。无论是无人机的硬件参数,还是摄影师的操作水平,都面临巨大的挑战。
这次高海拔高寒的极限航拍任务,由我携带的一台Mavic完成。三个电池和车充,基本上保证了大多数时间空中巡航,无人机除了完成航拍的基本需要,其独特的鸟瞰视角还能用于探路,在过冰河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记得我在2014年,带精灵2去三江源的时候,在海拔4200米的鄂陵湖,因为高海拔空气稀薄,起飞之后抖个不停,多次从高空甩下来,直到摔完了所有螺旋浆,机体肢离破碎。
经过几年的发展,大疆的云台系统越来越稳定,在高海拔的适应上也有了悄悄的进步。虽然大疆的宣传片很少提及高海拔,但我从精灵3开始,就注意到说明书上提到了不超过6000米的参数。之后,我多次带精灵3和4入藏,除了电池续航有一定影响,稳定性几乎和低海拔一样。
基于对Mavic的信心,同时也考虑设备太多,这次羌塘无人区穿越,我只带了这一台无人机。根据我多次进入无人区的经验,虽然画质很重要,但随时起飞更重要。2016年9月去阿尔金山无人区的时候,虽然我带了精灵3和4,但由于起飞和收纳实在太麻烦,队长允许我起飞的机会非常少,通常只有在团队休整时才让我飞。
Mavic机身小、收纳方便,螺旋桨折叠之后,既可以放在副驾驶的手套箱,也可以放在中间的扶手箱,非常的方便。起飞时,都不用下车,副驾伸长手直接放车顶就行。因此许多时候,我甚至都不用请示队长就直接起飞了。3个电池配合车充,几乎可以实现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实现空中支持,或航拍或看路。
今天发布的视频,是我们《走进无人区》系列视频的第5集,记录了2017年03月28日,我们4台车12人从双湖进入羌塘无人区。除了穿越这个地球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无人区,还完成了一个等待了半年的救援任务,把一台去年遗落在无人区的绿色陆巡带回了家。
视频大部分画面都是Mavic航拍画面,少部分画面是相机、手机和Gopro拍摄。喜欢无人区喜欢越野喜欢航拍的朋友,可以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或微信关注公众号【西风野马】,欣赏我们之前的第1-4集阿尔金山无人区的穿越视频,其中也有大量的精灵3和4航拍画面。

分享到